脑膜瘤堪称肿瘤界的“奥斯卡”,它会发出“假信号”,比如头痛、呕吐、癫痫、视力下降、耳鸣等,而这些小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总是容易被忽视,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难以察觉到它,为自己的生长争取宝贵时间。脑膜瘤被发现时往往已经长得很大了。
一.什么是脑膜瘤?
脑膜瘤,也被称为脑脊膜瘤或硬脑膜肉瘤,是一种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,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。
二、常见症状(按部位)
1.凸面脑膜瘤:癫痫发作,头痛,肢体无力,说话困难,视野缺损。
2.大脑镰旁脑膜瘤:癫痫发作,下肢无力,头痛,人格改变,痴呆,冷漠,情感扁平化,不稳定,震颤。
3.蝶骨嵴脑膜瘤:眼部突出,视力障碍,眼球运动瘫痪,癫痫发作,记忆减退,人格改变,头痛。
4.后颅凹脑膜瘤:不稳定和不协调,脑积水,构音障碍,吞咽困难
5.嗅沟脑膜瘤、蝶鞍区脑膜瘤:嗅觉丧失,轻微人格改变,轻度记忆力减退,欣快感,注意力下降,尿失禁,视力障碍。
三、如何预防脑膜瘤?
- 增强免疫力与健康生活: 戒烟、均衡饮食(重点 增加黄绿色蔬果摄入,如胡萝卜、南瓜、番茄、苹果、芒果)、规律锻炼、控制体重。
- 规避风险: 注意饮食卫生(避免苯并芘等致癌 物)、防止病毒感染、避免脑部外伤(若发生需及 时治疗)。
四、术前护理包括:
1.心理支持 :术前患者常因对手术的恐惧和担忧而产生焦虑情绪。医护人员应耐心解释手术过程、预期效果及可能的风险,鼓励患者表达感受,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,增强患者信心。
2.基础检查 :完成血常规、肝肾功能、心电图、颅脑CT或MRI等必要检查,评估患者身体状况。
3.饮食调整 :术前一周内,建议患者进食高蛋白、高维生素、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术前12小时禁食,4小时禁水。
4.皮肤准备 :保持手术区域皮肤清洁,无破损、感染,术前一天进行备皮。
5.功能训练 :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、咳嗽、床上翻身及肢体活动训练,以减少术后并发症。
五、术后护理包括:
生命体征监测 :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、瞳孔、血压、心率、呼吸等生命体征,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。
体位管理: 术后平卧位6小时,头部偏向健侧,利于静脉回流,减轻脑水肿。
伤口护理: 保持清洁干燥,定期换药,观察渗血、渗液、红肿,及时报告。
饮食管理: 先禁食,后流质→半流质→普食;鼓励高蛋白、高维生素、易消化食物,促进恢复。
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:
1.脑水肿 :密切观察患者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,如头痛、呕吐、视乳头水肿等,及时给予脱水治疗。
2.肺部感染 :鼓励患者深呼吸、有效咳嗽,定期翻身拍背,预防肺部感染。
3.下肢深静脉血栓 :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床上活动,必要时使用弹力袜或药物预防。
六、健康教育
1.定期复查: 至关重要。遵医嘱定期进行MRI/CT检查,监测肿瘤复发或生长。
2.症状监测: 密切关注任何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变化,及时就医。
3.坚持健康生活: 保证充足睡眠、适度运动、规律作息,持续增强免疫力。
4.重视心理健康: 主动寻求心理咨询或加入支持小组,分享感受获取支持;家人朋友的理解与陪伴非常关键。